首页 新闻 教育 校园 文学 互联网 商业 科技 旅游 健康 生活 电商 文娱 汽车

让每个孩子都闪闪发光

2025-10-21 18:23   来源: 新华教育网

每当夜幕低垂,我总习惯驻足窗前仰望星空。缀满天际的繁星,或耀眼夺目,微光点点却都以独特节奏闪烁着专属光芒。每当这时,校园里孩子们的笑脸便会悄然浮现在眼前在我心中,每个孩子都是这样一颗独特的星。

 

一、星星点灯用爱点亮学生希望之光

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,都有成长的潜能和发光的权利对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,我始终坚信野百合也有春天”,从细节处搭建成长阶梯建信任、聚合力:从后进生的生活细节切入建立信任,联动家长形成教育合力,推行“小老师”结对制度,让优秀生与后进生互帮互助;定方案、慢推进:尊重个体差异,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与“错题通关秘籍”,利用延时服务时间专项辅导,以“小步子”节奏帮学生夯实基础;搭平台、找亮点:打造多元展示舞台——数学课设五分钟好题分享与数学家故事讲述环节,每月更新班级“星星”与展示墙;通过每日微表扬、作业本上手绘“点赞小太阳”“加油小火箭”,帮学生重拾自信;以“勇攀高峰夺红旗”积分记录进步,既奖励优秀者,更关注进步者,让后进生也能感受成功的喜悦。

小宇曾因长期挫败感失去尝试勇气。课堂上,我把简单问题留给她,哪怕只说只言片语,也立刻放大她的进步;课后,我手把手教她解题,只要独立完成便在练习本画一颗大星星;还为她对接“数学小老师”小妍,两人每天用10分钟梳理知识点。当小宇第一次拿着“进步之星”奖状站在讲台,轻声却坚定地说“我觉得数学没那么难了”时,教室里的掌声,让我清晰看见一颗心被点燃的模样。

后来,我将“进步之星”制度推广至全年级、覆盖全校,关注每个孩子的“成长增量”:有的获评“勤奋好学星”“关心集体星”,有的获评“书写进步星”“发言勇敢星”。当孩子们在积分榜找到自己的名字,当“星星角”贴满不同笑脸,我知道,那些曾被忽视的微光,正汇聚成照亮成长的火炬。

 

二、学科融创:让数学课堂成为育人沃土

学科不仅是知识载体,更是育人的沃土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,我逐渐形成“数学融创学习”的教学主张,通过四步路径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。聚焦数学轴心,以知识融合为纽带,搭建思维框架聚焦问题情境,以真实任务为载体,明确探究方向;聚焦合作共学,以具身实践为引擎,激发创造动力;聚焦评价反思,以成果展示为平台,促进思维创新。

教学《圆的认识》时,我以“彩虹的形成”引入,引导学生思考“七色光能否混合成白光”,再以“制作三色圆盘”的真实任务,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寻找圆心的不同方法,从而做出一个圆盘验证猜想。学生在实践中像数学家一样思考,质疑精神、创新勇气与严谨品质悄然生长。当他们发现圆心就是圆的“心脏”时,我借机引入《墨经》“圆,一中同长也”,让学生在古今对话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。课后,有孩子主动分享“车轮为何是圆形”,还亲手用硬纸板做圆形、正方形车轮对比滚动。那一刻,我知道数学的种子已在他心中生根,这不仅是知识的种子,更是“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”的思维种子。

 

三、跨界共生:项目化学习中绽放多元智能

作为学校教学工作负责人,我引导教师树立“教学即研究”理念,依托三项省级课题——《指向学生共生品格提升的项目学习课程建设》《小学生和合共生项目学习课程研究》《实践-创生: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行动研究》,推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迭代升级,开辟育人新路径。我们以“共生”为核心,通过三类课程涵育学生的社会情感力、跨界理解力与合作创新力“学科+”课程:以单一学科为主导,围绕问题解决开展研究;“多学科”课程:引导学生与自我、他人、自然、社会、文化开展有价值的对话;“超学科”课程:依托海安江淮文化园、海安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等本地资源设立教育基地,丰富学习场景。

“传统节日文化探究”项目中,我根据学生特长分组,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优势。平时沉默的小吴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,负责资料收集时,他找到许多连老师都未知的民俗内容,让同学们刮目相看。我始终坚信:给孩子一个平台,他们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、实现自身价值。项目学习的魅力,正在于让每个孩子的智能优势得以展现——当他们为完成项目共同讨论、解决问题、分享成果时,不仅学会“做事”,更懂得“做人”:倾听他人、发挥所长、共同成长。

近五年来,学校累计开展项目化学习300余次,受益学生超2万人;“我是哈罗代言人”“守护铅笔”等项目获全国一等奖,《涵育共生素养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》获评南通市优秀案例;与国内外300余所学校组建教育联盟,组织高端论坛、送培到校等活动500余场次;相关实践获《人民教育》、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120余次报道,形成广泛学术影响力。

 

四、五育融合:搭建每个孩子的成长舞台

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唤醒生命我始终致力于推动“五育并举”,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。担任年级部主任时,我充分利用海安的红色资源,组织孩子们开展“红领巾寻访”活动。曲塘老物件博物馆,通过“旧农具”与“现代农业机械”对比,感受祖国发展变化;在联抗桥、联抗碑前,听老战士讲述抗战故事,让红色基因扎根心底。平时不爱说话的小远,在寻访老红军后写下:“爷爷说他们打仗是为了让我们有书读,我以后要好好读书,长大保护祖国”简单文字里,是一颗被唤醒的爱国心。

担任教务处主任和教学副校长期间,我着力打造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出彩”的活动体系。创编融红色文化与武术文化的“党史武术操”,涵养爱国情怀;举办班级合唱、集体舞、朗诵比赛,让每个孩子登上舞台;开展“悦动思维数学节”“科创素养比赛”“科技嘉年华”,发掘创新潜质;开设葫芦艺术工坊、魔方、剪纸、跆拳道等社团,满足个性化需求小雨曾因肢体不协调,在武术操训练中跟不上节奏,甚至想放弃。我特意陪她利用午休时间练习,将动作分解为“抬手、踢腿、转身”逐步攻克。后来,她不仅跟上节奏,还在比赛中担任小组领队。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笑着说“我也能做好”时,我更加坚信只要给孩子们搭建舞台,他们定能绚烂绽放。

近年来,学生在国家、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《学习强国》《中国教育报》《人民日报》等媒体对我校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进行多次报道,本人所带年级部每学期均“优秀年级部”,所带部门连年获“优秀部门”。

教育不是筛选“最亮的星”,而是让每一颗星都找到自己的轨道、绽放独特光芒。从后进生辅导的“星星角”,到数学课堂的“融创学习”,从跨学科项目的“共生成长”,到五育并举的“多元舞台”,我始终铭记陶行知先生的话: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,你的冷眼里有牛顿,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。”未来,我将继续躬耕教坛,以微光引路,与孩子们共赴星辰大海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,闪闪发光。海安市实验小学郭海娟


责任编辑:小雯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新华教育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